教席活动

安娜·弗尔多利亚克教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国际文化遗产法”讲座成功举办

日期:2025/04/01 14:23:26

2025328日下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法与文化遗产教席”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合作专家安娜·菲利帕·弗尔多利亚克(Ana Filipa Vrdoljak)教授应邀在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做了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文化遗产法”的学术报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主持人王云霞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共同主持人田艳教授担任与谈人。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意大利维罗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研究者和学生共计一百余人参加了讲座。

王云霞教授主持讲座

弗尔多利亚克教授的讲座围绕国际文化遗产法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互动展开。她首先梳理了二战以来从发展权、国际经济新秩序、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脉络,指出文化和文化遗产在其中扮演了消除贫困、实现和平与发展、推动人权保障、实现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其次,她分析了21世纪以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如何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落实文化人权、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推动将文化作为独立项目纳入2030年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随后,她分析了《世界遗产公约》对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指出尽管《世界遗产公约》没有明确提及人权与可持续发展,但是其强调的全人类共同遗产与代际公平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国际社会对世界遗产理解的不断深入,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修订《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支持文化多样性和充分的社区参与。最后她指出,未来国际文化遗产法应当在其解释和实施中更充分地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各文化遗产公约的整合与协同,使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各国的文化合作,为全球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弗尔多利亚克教授进行讲座

田艳教授在与谈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符合基本人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充分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她以贵州从江稻鸭鱼共生系统、大兴安岭鄂温克驯鹿部落、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等为例,指出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契合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弗尔多利亚克教授分享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对全世界都具有指导意义。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与弗尔多利亚克教授就气候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与遗产地社区权利保护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田艳教授与谈

本次讲座为听众带来了国际文化遗产法发展的前沿动态,深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国际法与文化遗产教席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文化遗产法学科的国际交流。

关键词

(编辑:丁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