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教授与历史学院学生探讨法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路径
日期:2021/12/08 18:13:44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以法律保护文化遗产,日益成为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12月2日下午6点,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合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王晓琨副教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主持人王云霞教授来到历史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课堂中,作为主讲嘉宾做了题为“以法律保护文化遗产:意义、路径和实践”的讲座。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处长白雪冰先生、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晓云先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雅光先生作为对谈嘉宾分享了各地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实践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科带头人李梅田教授进行了点评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法学院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八十余人在线下或线上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由王晓琨副教授主持。王晓琨副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成果,法律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学习如何构建以法律保护文化遗产的路径并付诸实践是每个考古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讲座中,王云霞教授首先解读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类型,并着重强调了世界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易混淆概念的区别,指出上述概念是不同公约体系或不同国际组织主导下产生的概念,具有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机制。接着,王云霞教授强调了运用法律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出文化遗产是珍贵的稀缺资源,涉及不同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正当权益,并且不同主体之间的权益很可能产生冲突,例如敦煌莫高窟体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需求的冲突、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体现的民族文化遗产权属之争、流失文物追索中体现的所有权归属争议、泰坦尼克号沉船体现的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都需要法律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接下来,王云霞教授阐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介绍了《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重点介绍了其中与考古发掘有关的代表性法律文件,并对这些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如何才能更好地相互衔接、与时俱进提出了思考。最后,王云霞教授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考古与法律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责任,使法律保护文化遗产更具逻辑性和合理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李梅田教授在与谈环节指出,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进入黄金时期,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复杂,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涉外建设与考古方面,在“一带一路”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在国外建设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国际社会与当地法律赋予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避免不规范建设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白雪冰处长在与谈发言中介绍了山西省文物保护管理与实践情况。白处长重点谈到私人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与补偿机制问题、文物退出机制的审批权限与责任追究问题、不可移动文物利用中的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问题、长城保护中土地确权与调动当地民众保护意识等问题,介绍了山西省的探索措施,指出应当从法律层面上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公私利益平衡。
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张晓云副主任作了题为《关于依法构建中国考古管理体系的思考》的发言。他梳理了考古工作与考古管理的特性、发展历程与当前格局,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法治性问题、组织性问题、研究性问题和话语权问题。他认为应当从法治、组织、技术层面完善我国考古管理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研究,系统性、综合性、多维度构建我国考古管理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陈雅光处长介绍了内蒙古文物保护管理与实践情况。陈处长认为,现行《文物保护法》在各地实施中的操作性还需提升,在文物认定与退出机制、规划审批、文物保护范围与建控地带的划定等方面尚有模糊之处。陈处长介绍了内蒙古通过出台地方性法规与规章保护长城资源、岩画资源、古城资源,创新发展马背文物队、驼峰文物队等新的保护模式。此外,陈处长还谈及基建考古中的考古取费、土地确权、民众利益保护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讲座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的同学们就文物认定与退出机制、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等方面向王云霞教授提出了问题,王云霞教授再次为同学们梳理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对《文物保护法》第13条、第24条进行了解读。
本次分享活动增进了法学与文博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也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的交流。本次活动向文博学师生普及了我国文化遗产法律知识,使文博从业者与青年学生树立遵守文化遗产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通过文物保护理论界与实务界专家的对谈,高校师生更加生动地认识到我国文物行政部门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的探索,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物保护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理论研究具有更加深刻的“问题意识”,以指导我国文物保护实践。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将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跨学科交流,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互动,共同推动文化遗产法治建设与文化遗产事业发展。
参加线上讲座的师生可以复制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82537791-170a-4951-8de0-d9ea06be83f7&from=3,查看讲座回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