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所资讯 > 中法会议

中法会议

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日期:2019/10/28 09:00:00

2019年10月24日-25日,“文化遗产法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曾宪义法学教育和法律文化基金会协办。来自全国人大、国家文物局、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国商博良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波兰奥波莱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巴西帕拉伊巴联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媒体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图片.jpg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王云霞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对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会议为国内外关注文化遗产法教学科研的机构和人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期望各国学者和文化遗产从业者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解决围绕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所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促进文化遗产法学理论和制度的完善。

1.jpg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邓超在致辞中向致力于文物追索和返还有关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和感谢,希望参会专家以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从理论探讨、程序和案例研究等多种视角对文物返还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动构建更为公平、公正、合理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法律秩序体系。

2.jpg

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学院弗洛朗•卡尼尔(Florent Garnier)教授向会议的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所讨论的主题与各国当前遇到的具体问题息息相关,会议上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将带来新的合作机会。

3.jp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杜焕芳教授介绍了法学院主办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初衷,认为本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打破学科的壁垒,促进文化遗产法学科的成长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4.jpg

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之后,会议转入学术研讨。本次会议由“人大-图卢兹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肯特大学”四校文化遗产法论坛的第一次会议和“第六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两个部分组成。24日四校论坛的议题为“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因殖民统治或外国侵略所致流失文物返还的法律和政策”,与会代表就 “文物返还的法理争议”“殖民地文物返还问题”“二战期间亚洲和欧洲被掠文物和艺术品返还问题”以及“促进文物返还的多元化途径和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战争和殖民地被掠文物追索与返还的正当性、软法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战争和殖民掠夺文物返还争议中的积极作用达成了共识。25日研讨主题为“中法文化遗产法的发展趋势”,与会代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遗产利用与传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文化遗产法制更新”“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应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金融措施”等具体议题展开。与会代表就对知识产权制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文物合理利用问题、文化遗产的金融保障措施等中国和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法制更新过程中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研讨。

王云霞教授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本届会议与往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相比,参与国家更多、规模更大,讨论和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许多新面孔加入到文化遗产法的研究队伍令人振奋,这些青年才俊是文化遗产法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是我国文化遗产法制建设和文化遗产法学科发展的希望。

5.jpg


“中法文化遗产法研讨会”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法国奥弗涅大学法学院于2011年发起的系列学术会议,每年轮流在中国和法国召开,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文化遗产法领域的重要学术品牌。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进一步扩展文化遗产法学科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与图卢兹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肯特大学共同发起四校文化遗产法论坛,将轮流在四校召开研讨会,以期吸引更多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和法学领域的学者、青年学子及从业者者关注文化遗产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我国文化遗产法学科建设,并为中国更好地融入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律秩序提供助力和参考。

6.jpg

(本站原创,责任编辑:胡姗辰)